青年中医奇妙夜:博物馆日沉浸式文化破圈行动

作者: 时间:2025-05-18 来源:

5月16日至17日晚,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在大学城商业街创新推出“面向青年的中医药文化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夜市。 活动以“传统不古板、养生有新意”为理念,以“杏林春暖·夜市惠民”“岐黄香遇·文创生花”“耳豆奇缘·推拿有方”“体察阴阳·饮领四季”四大主题摊位为载体,将传统中医智慧与青春潮流深度融合,吸引超2000名高校师生、市民参与,现场体验区人流如织,非遗技艺与现代健康理念交织碰撞,成为夏夜校园周边最具活力的文化风景线。


名医义诊掀起健康热潮

在“杏林春暖·夜市惠民”义诊区,博物馆依托大学学科优势,由山东省名中医、博物馆馆长宋咏梅教授领衔,博士专家及青年医师组成义诊团队,为市民提供脉诊、体质辨识及健康咨询服务。义诊台前排起长龙,义诊团队以“舌苔厚腻可饮薏仁茯苓茶”“颈椎调理配合八段锦锻炼”等通俗建议,将深奥医理转化为实用养生指南,两晚累计接待问诊800余人次。许多年轻人边翻阅边用手机记录要点,直呼“中医知识原来这么接地气”。  


中医沉浸式体验激活文化基因

“原来养生也可以这么酷!”在“耳豆奇缘·推拿有方”体验区,体验者们争相尝试耳穴压豆,义诊团队精准定位失眠、消化不良等对应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后,参与者轻按耳穴直呼“酸胀感好神奇”;推拿按摩区,医师针对“手机脖”“鼠标手”等现代病施展手法,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岐黄香遇·文创生花”展位弥漫着艾草清香,博物馆志愿者们将薄荷、陈皮等药材装入绣有“杏林春暖”“药食同源”字样的锦囊,300份香囊材料两日全部告罄,手绘中医药元素明信片、中医药文化魔方等文创周边备受青睐。

“体察阴阳·饮领四季”茶饮区创新融合体质辨识与茶疗养生,参与者通过舌诊、问卷完成中医体质检测后,可领取对应茶方,现场熬制的草本茶汤吸引年轻人驻足品鉴。主打茶饮“健脾清身饮”以土茯苓、麦冬、西洋参等入方,温润回甘的口感收获“比奶茶更养生”的热评,两晚供应茶饮超500杯。


国际学子点赞中医魅力


夜市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深度体验各项活动。墨西哥籍学生王谦磊身着白大褂在义诊推拿区忙碌的场景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汉语进修生凭借在故乡学习的中医推拿基础,首日体验推拿技法后,次日便主动请缨加入服务团队。他一边为体验者松解肩颈,一边用流利中文讲解,专业表现赢得阵阵掌声。

“中医真是太神奇了!”来自摩洛哥的卡图举着耳穴模型兴奋地说,"这些小珠子贴在耳朵上,居然能缓解我的失眠和头疼!"阿尔及利亚学生马瑞心在茶饮区反复品味健脾轻身饮,“中国的药茶好喝又治病,我太喜欢了。”国际学生王谦磊在收工后感慨:"感谢博物馆给我这么珍贵的学习实践机会,感谢学校的栽培和信任,我会继续努力,做好中医药国际传播。"


千年岐黄入市井: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活力


为提升互动性,活动特别设置“集赞绿色通道”——参与者拍照发朋友圈集赞可优先体验义诊、推拿、耳穴压豆等特色服务。“这不是简单的夜市,而是立体化的文化课堂。”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宋咏梅教授表示,“年轻人用扫码了解体质辨识、用短视频记录推拿体验、用社交平台分享养生茶饮,这种自发性传播正是文化传承的最佳注脚。”

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此次活动以四大主题摊位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用“场景再造+年轻化叙事”打破传统宣教模式,让中医药文化从古籍文献走入市井烟火,将千年岐黄智慧注入夜市经济。未来将持续创新表达形式,深化“博物馆+高校+社区”联动机制,打造更多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的体验场景,让千年岐黄智慧在青春脉动中永葆生机。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邮编:250355

电话:0531-89628279 电子信箱:sdzyymuseum@163.com